Search

施政有感金門更好-安居環保篇

  • Share this:

金門是座宜居的迷人島嶼,守護並讓這片土地更好,是縣府的責任。

要有好的生活品質,陽光、空氣、水,缺一不可,為了善用太陽能,今年加強推動家戶與工廠安裝太陽能相關設備的補助,這一年來我們減少了超過200公噸排碳量,成績位列全國前段班。

空氣汙染過去幾年來也越趨嚴重,同樣地我們加大了控管汙染源與補助減汙設備的力道,舉例來說,電動車補助的個案數較同年大增3.6倍。整體來說,空氣品質不良的日數減少了23.7%。

金門的雨量不多,聰明地用水,把握涓滴才能永續無虞,這一年來建置了近200個小區管網與智慧監控點,同時完成了管網圖資數化,地下水減抽比例達更達25%。

科技不只能用在水資源管理上,智慧辦案也是未來趨勢,今年警察局成立了科技偵查組,讓車牌及人臉辨識系統、手機鑑識採證系統、毒品快速檢測器及無人空拍機等新科技投入警政工作,給英雄們一對翅膀。同時今年也成功爭取警力員額增加44名,此外,還爭取到了5635萬預算用於增設料羅港消分隊。

最後,有自己的房、修自己的屋,才會有家的感覺,今年提供了566個家庭租屋或購屋貸款利息補助,較去年度增加24.39%,傳統建築修繕補助案件數也較去年增加14.28%、也加速頹屋危屋的整理工作,補助金額較去年增加了33.3%。

金門真好,越來越好。

#施政有感金門真好
#環境安居
#讓數據說話


Tags:

About author
關於 鎮浯是道地的金門囡仔,從小在金門長大,唸完高中後到台灣及國外念書就業。 與所有金門子弟一樣,血液中流淌著的是金門人的《質樸、淳厚與堅毅》,心中縈繫的是對家鄉的熱愛。 對於金門   家鄉金門有特殊的地理及歷史背景, 因此雖經過多年的努力, 當前仍存在諸多課題,民生部分:醫療、交通、教育資源、土地與居住正義,產業發展與定位;文化及史蹟保存、生態與環保;發展與保存之間的平衡…等等,凡此種種,除需地方政府主導外,更需中央資源挹注與政策支持,過程中也需要更多的社會對話與公民參與。   對外的部分,金門不論是經濟發展、民生資源與生態環保,乃至於島嶼定位, 都不能自外於兩岸。但兩岸關係近年來強弱對調主客易位,金門不易如早期標榜兩岸試點即獲青睞及政策扶持;兩岸相關的產業結構、資本投入,相關執法規範化,外部限制因素等雖未完全成熟但雛型已具,金門參與空間已被限縮。   簡言之,修內政固為首務,然知兩岸、睦雙鄰、裕民生、更為不可迴避的課題,我們不能把一切當作應該的,兩岸欠我們的,不能以為有金酒萬事足,不能用10年前的思維事兩岸。鎮浯願竭盡所能,在中央扮演優質立委爭取政策與資源,在地方,全心服務鄉親,在兩岸以新視野新格局走出金門的角色。
View all posts